餐飲油煙在線監測是大勢所趨
#油煙監測 #油煙在線
隨著科技的發展,現代化高科技技術在生態環境監管中的應用也日益增多。將傳統的“人防”轉變為“技防”,可以讓執法人員更多更好地對排污行為進行持續監管。在線監測在生態環境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
“在線監測”是傳統現場執法的必要補充與延伸,是隨著技術發展在執法方式上的一種重大轉變和優化,本質上是一種既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、又能精準發現違法線索的監管手段,在執法過程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,目前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實踐。
在線監測場景下,執法人員一般不必到達執法現場,可以不受地理位置、時間和天氣的影響,即使在沒有執法人員監管的地方,仍可實現遠程實時監控,從而更加全面地履職、更加高效地執法。“在線監測”借助科技手段,使行政執法工作更加科學化、智能化,可以有效緩解執法力量不足,同時能夠有效減少執法實踐中的矛盾和沖突,改善執法環境。
早在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《國務院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》中就指出“探索推行以遠程監管、移動監管、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,提升監管精準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2021年1月,生態環境部發布了《關于優化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的指導意見》。指導意見特別提出,大力拓展非現場監管的手段及應用,將其作為日常執法檢查的重要方式。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表示,在當前形勢下,優化營商環境、減少企業負擔、規范并減少現場檢查已成為大勢所趨。但生態環境執法必須堅持方向不變、力度不減,非現場監管作為一種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的監管手段,作為對現場檢查進行重要補充的監管方式,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,成為今后日常執法檢查的主要方式之一。
生態環境領域的非現場執法技術有哪些?
當前非現場監管的主要手段以自動監控為主,包括視頻監控和環保設施用水、用電監控、在線監控等物聯網監管手段,無人機、無人船、走航車以及衛星遙感等科技監測手段。
例如針對當前餐飲油煙污染日趨嚴峻的形勢,通過利用在線監測技術、地理信息技術、云計算技術等手段,實現對油煙污染因子和凈化設施工況24 小時不間斷監控。監管人員通過系統平臺(電腦或手機)即可查看轄區餐飲企業油煙排放及凈化設施運行情況,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情況。系統通過對油煙數據及治理工況的實施采集,實現了對餐飲企業油煙治理和排放定性和定量雙重監管,協助監管部門柔性執法,同時為執法、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和指揮、調度工作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。
2021年我國修訂的《行政處罰法》首次明確了電子技術監控設備可用于記錄違法事實,電子數據可作為行政處罰證據。但是值得說明的是,生態環境部門使用監控設備記錄的違法事實,必須進行技術審核與法制審核。 在我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背景下,結合生態環境領域監督執法的實際狀況,可以預見在生態環境執法領域推行在線監測是大勢所趨。